设为首页|收藏
近红外光电探测器可以应用到光通信、环境监测、生物医学成像等诸多领域。有机光电探测器因有机半导体材料的优势而具有检测波长可调、制造成本低、重量轻、可柔性加工等优点。通常,器件需要施加外部偏压来驱动并增
近日,本课题组引进三位研究方向不同的博士后。(1)谢文斌,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的合成方法学(2)侯玉琦,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小分子三重激发态(3)高进华,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欢迎三位博士后加入本课题组
光电传感,将不同波段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光电传感器件,在图像传感、光学通讯、环境监测以及生物监测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人民生活和国防建设至关重要。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大学黄辉课题组在该领域开发了一系列分子设计
2021年6月21日,课题组张昕博士在玉泉路行政楼第一会议室参加博士后出站答辩。评审委员会由军事医学科学院伯晓晨研究员、国家纳米中心唐智勇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王树研究员、国家纳米中心周二军研究员、中国科学
1前言 近年来,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已成为光伏研究领域最具前景的技术之一。目前,由于给体和受体材料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以ITIC和Y6为代表的具有A-D-A和A-DA'D-A分子结构的稠环电子受体(FRE
2021年5月19日,课题组2021届硕士毕业生秦琳青同学答辩工作在腾讯会议室顺利进行。答辩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刘向峰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郭云龙研究员、北京化工大学李韦伟教授、
2021年4月19日-22日,中国化学会第32届学术年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黄辉教授团队一行三名学生(李子杰、魏亚男、陈皓)和两名博士后(张昕、温凯凯)在黄辉老师、史钦钦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本次会议。
1前言 近年来,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以其成本低、重量轻、溶液可加工、灵活性强等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并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各种性能优异的给受体材料。其中,非富勒烯受体在提高光电转换效率(PCE)方
有机太阳能电池(OSC)因成本低、重量轻、可柔性制备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随着材料开发和器件工程的发展,单结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已超过18%。在传统的本体异质结(BHJ)结构的有机太阳能电池中
一种用于制备高性能分层堆积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普适性方法